游客
题文

据统计,1860年至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铁产量和棉纺织业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此期间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B.农民赎买土地使贵族地主掠夺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C.沙皇统治被推翻
D.工业革命的推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① 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②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 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④ 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A.《关税贸易总协定》签署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C.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二战”后,苏联建设中出现大量问题的根源在于

A.农、轻、重比例失调 B.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C.个人崇拜有增无减 D.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加强无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