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向孤立的中国革命斗争,自从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就不再感觉孤立了。”这从侧面反映了十月革命的一个重要影响是:
A.使中国革命的内外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 B.为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新的解放道路 |
C.推动了各国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 D.冲破了世界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
研读图,此图反映的军事行动
A.表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 B.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
C.主要为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1937年2月,中共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
1942年,毛泽东在谈到研究党史的“古今中外法”时指出:“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我们党的历史,我觉得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大革命时期是第一个阶段;内战时期是第二个阶段;抗日时期是第三个阶段。”三段式划分的依据是革命的任务,联合的群众,革命所打击的目标(党的政治路线)。具体到第二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的任务的直接表现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
B.革命所打击的目标是盘踞在农村的中外反动势力 |
C.联合了的群众是缩小了的统一战线,和农民、小资产阶级联合 |
D.党的政治路线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A.决定发动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
B.对农民痛苦的深切同情 |
C.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 |
D.决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