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家是通过社会契约而结成的,国家维护一切缔约者的自由、平等、生命和财产,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这一观点  

A.指出了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B.否认了国家的阶级性  
C.否认了国家是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 D.指出了国家的本质是主权属性

下列成语或典故,能够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
①入山问樵,入水问渔②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吃一堑,长一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福建泉州市的农民说,以前卖农产品是肩挑腿跑挨家叫卖,后来有了专业批发市场,销量增加;现在有了网络,通过网络可以把产品卖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这些变化体现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