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交流发电装置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仅使线圈转速加倍,则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和周期分别变为( )
A.400V,0.02s | B.200V,0.02s |
C.400V,0.08s | D.200V,0.08s |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和ON底端对接且ON=2MO,M、N两点高度相同。小球自M点由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s、a、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N点运动过程的是
均匀介质中两波源S1、S2分别位于x轴上x1=0、x2=14m处,质点P位于x轴上xp=4m处,t=0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由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振动周期均为T=0.1s,传播速度均为v=40m/s,波源S1的振幅为A1=2cm,波源S2的振幅为A2=3cm,则从t=0至t=0.35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
A.12cm | B.16cm | C.24cm | D.32cm |
在四川汶川的抗震救灾中,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 “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O做
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逆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
A.卫星2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1 |
B.这两颗卫星的加![]() ![]() |
C.卫星2由位置B运动到位置A所需的时间为![]() |
D.卫星2由位置B运动到位置A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零 |
如图所示,两束相同的平行单色光a、b照射到一块矩形玻璃砖的上表面,发生折射后分别照射到PQ和NQ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束折射光都可以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
B.两束折射光都不会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
C.折射光d可能发生全反射 |
D.折射光c可能发生全反射 |
如图所示,电路与一绝热汽缸相连,R为电热丝,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外界大气压强恒定,闭合电键后,绝热活塞K缓慢且无摩擦地向右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增大 |
B.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
C.电热丝放出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所做的功 |
D.单位时间内碰撞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