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
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 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 D.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
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他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 | B.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 |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 | D.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在这里,《十二铜表法》()
A.保护了平民的合法权利 | B.表明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D.强调法律的公平与程序 |
“梭伦把他指定的法律公布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让所有公民与官员向宙斯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并为他的立法做了百年不许改变的规定。”该事件()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正式诞生 | B.适应了民主制发展的要求 |
C.确立了城邦的民主政治制度 | D.构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
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在不断强化 |
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 |
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
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