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
|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
|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下列观点中蕴含的哲理与此不同的是( )
|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
|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
改革开放至今,江苏大地上诞生了很多先进的精神理念,由此才有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跨越。以“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为内涵的“江苏精神”是对这些宝贵精神财富的继承和弘扬,也是拓展和提升,体现 “植根历史、体现现实、引领未来”的原则。这则材料说明
①意识依赖于物质②文化促进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贺岁片《非诚勿扰2》捧红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 B.道生万物 |
| C.我在故我思 | D.心外无物 |
2012年6月23日,冀晋鲁豫辽五省“历史文化名村(镇)村(镇)长论坛”在蔚县落幕,为更好保护正一步步被逼进狭小“胡同”的一些具有传统民间文化色彩的古村落带来了曙光。保护古村落( )
①体现了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③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