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3年1月6日,孝感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孝感市人民政府市长代表政府在大会上报告工作。
材料二 《政府工作报告》承诺市政府2013年将继续办好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这十件实事分别是:新改扩建幼儿园30所,实施孝感师范和楚澴中学改造工程;启动市中心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新改扩建7个县级医疗机构和17个乡镇卫生院;新建万人千吨集中饮水工程12处,铺设农村供水管网1200公里,新解决农村2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清洁能源入户4万户;新建30公里一级公路、80公里县乡公路、400公里通村公路;推进城区公交、出租车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孝感城区公交系统使用敬老IC卡;建设八一水厂及临空经济区供水主干管网,完成人民广场二期、槐荫公园二期、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在孝感城区新建专业停车场2处,新建视频监控探头1000个以上;高标准改造金西门广场、严桥市场;加快建设市福利康复中心,新改扩建20所农村福利院;建设市食品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和公共检测平台;免费实施1000例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免费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3000套;免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件以上,办理其它法律援助事项1万件以上。
(1)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孝感市政府作出上述承诺的原因。
十八大后的一系列反腐动作的相继展开,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速,最集中地表现于网络反腐。网络反腐,即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权力行为的监督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惩治腐败的一种新方式。通过对网络技术、民意表达、执政能力的有机整合,网络反腐聚集了巨大的社会力量,传统的纸媒与新兴的网媒,有组织的媒体与无组织的自媒体,正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个多维度、多立面网络,自发或群发地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检查、权力公开、财产曝光,从而逐步推动阳光下“扁平社会”的建立和精英化执政团队的建设。也有人认为,网络反腐容易形成低俗化和庸俗化的社会风气,并滋生青少年群体极端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对此,有专家指出,需要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还互联网一片亮丽清新健康的天空,让网络反腐与法治同行共诉中国廉政的美好时代。据此,有人说,“我国反腐的关键在于网络反腐”。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我国反腐的关键在于网络反腐”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当前,我国的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平衡、不公平现象,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资源,规范学校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论的内容。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为防止教育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公民可以发挥哪些监督形式的作用?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提出,要充分考虑到中亚各国的不同政治经济环境,切实理解相关国家的关切;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要加强对中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规划战略目标,并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综合应用投资、贸易、货币、产业等各类经济手段,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中国政府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议是怎样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近几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变化图表2:近几年我国境外消费走势图
(1)联系2015年以来汇率变化情况,预测2015年我国境外消费的走势(请在表2的A、B两种变化趋势中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与海外消费的热络相比,国内消费却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企业在面对国内和国际客户时采取了双重标准。以备受中国游客追捧的日本“一目惚”大米为例,实为辽宁盘锦出口。然而,“一目惚”大米按照日本标准进行种植和管理,有机栽培,人工灭虫,不会喷洒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农药。
(2)从规范市场秩序的角度,谈谈我国如何把居民的消费热情留在国内。
材料三: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该做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怎么管市场,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
(3)运用所学经济学常识知识,分析我国制定“三张清单”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
按照基因理论,生物的一切遗传特征都被染色体上的基因忠实地记录着。所谓转基因就是把生物乙的染色体片断(基因)切下来,插入到生物甲的染色体之中,使得生物甲具有生物乙的那种基因的功能。目前,一些科学家成为转基因作物的主要支持者,他们的主要理由如下:一、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使农作物增产;二、与杂交作物只有量的差异,与传统作物“实质等同”,所以对人不应该有害;三、对生态的影响目前尚不能证明;四、转基因是科学,科学无禁区———“转基因好不好,转了才知道。”
但是也有许多人认为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潜在危害,因而怀疑甚至抵制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一些人认为,科学已经由神圣的使命变成了一项职业,科学家的道德并不高于常人,科学家常常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他们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其知识和影响力欺骗公众。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科学普及”被写入其中。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科学普及,就是希望让社会公众也包括媒体要全面客观、原原本本的对转基因的技术来龙去脉、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它的特性和安全性、存在的风险,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的产品。
(1)从人的修养角度,简述“科学家的道德并不高于常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你认为作为科学家应如何让公众相信他的道德感?
(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要更加理性的看待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的产品应坚持哪些辩证思维方法?
(3)想让社会公众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的产品,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科学普及。请你为转基因技术的科学普及提出两项可行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