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0.50 mol·L—1KI、0.2%淀粉溶液、0.20 mol·L—1K2S2O8、0.10 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已知:S2O82—+ 2I— =" 2" SO42— + I2(慢) I2 + 2 S2O32— = 2I— + S4O62—(快(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 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 。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 序号 |
体积V/ml |
||||
K2S2O8溶液 |
水 |
KI溶液 |
Na2S2O3溶液 |
淀粉溶液 |
|
① |
10.0 |
0.0 |
4.0 |
4.0 |
2.0 |
② |
9.0 |
1.0 |
4.0 |
4.0 |
2.0 |
③ |
8.0 |
Vx |
4.0 |
4.0 |
2.0 |
表中Vx = ml,理由是 。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4)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
该电池反应为:2 Li(s) + I2 (s) =" 2" LiI(s) ΔH
已知:4 Li(s) + O2 (g) =" 2" Li2O(s) ΔH1
4 LiI(s) + O2 (g) =" 2" I2 (s) + 2 Li2O(s) ΔH2
则电池反应的ΔH = ;还原剂是 。
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得到的Cl2中会混有HCl,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甲同学的示意图,实验装置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
装置②→ → → ;
(2)装置②中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③中Cu的作用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设计仍然存在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此,乙同学提出气体通入装置①之前,要加装一个检验装置,以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你认为装置
应放入 。
(6)实验结束,处理多余Cl2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用的AgNO3需配制,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 ____。
a.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
b.没进对烧杯、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
c.定容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AgNO3固体称量时,砝码上沾有杂质
e.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
(一)括号中的物质是杂质,写出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
(1)MgO (Al2O3) (2)Cl2(HCl)
(3)FeCl3(FeCl2) (4)NaHCO3溶液(Na2CO3)
(二)(6分)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在海水中加入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
操作①主要是指 ;试剂①可选用 ;
操作②是指 ;经操作③最终可得金属镁。
(三)实验室配制480ml 0.1mol·L-1的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碳酸钠晶体g。
(2)如图所示的仪器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本实验所需玻璃仪器E规格为 mL。
(3)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填数字符号)
(4)配制所需的主要仪器是:a容量瓶、b烧杯、c胶头滴管、d托盘天平,它们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前后顺序是。(填写字母,每种仪器只能选择一次)
(5)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玻璃工具,则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玻璃棒共起到了
种用途。(填写数字)
(6)若实验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使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A.配制前没有将容量瓶中的水除尽; | B.碳酸钠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
C.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 D.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 |
E.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中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
(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现象是
已知在常用催化剂(如铂、钯)的催化下,氢气和炔烃加成生成烷烃,难于得到烯烃,但使用活性较低的林德拉催化剂[Pd/(PbO、CaCO3),其中钯附着于碳酸钙及少量氧化铅上],可使炔烃的氢化停留在生成烯烃的阶段,而不再进一步氢化。现有一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原理设计了一套由如下图所示仪器组装而成的实验装置(铁架台未画出),拟由乙炔制得乙烯,并测定乙炔氢化的转化率。若用含0.020molCaC2的电石和1.60g含杂质18.7%的锌粒(杂质不与酸反应)分别与足量的X和稀硫酸反应,当反应完全后,假定在标准状况下测得G中收集到的水VmL。试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h(填各接口的字母)。
(2)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减慢A中的反应速率,X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中留下的气体除含C2H4、少许空气外,还有。G所选用的量筒的容积较合理的是_____。(标准状况下)
A.500mLB.1000mLC.2000mL
(6)乙炔氢化的转化率为(用V来表示)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所示实验装置证明氧化铜能加快约7%的双氧水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即比较反应速率)。用图示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1)从实验原理来看,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可以指、也可以指。
(2)实验时气体收集在B中,B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若要检验产生的气体是O2,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下端乳胶管,打开单孔橡皮塞,。
(3)为探究CuO在实验②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除与①比较外,还需补做下列实验不必写具体步骤):a.证明CuO的化学性质没有变化,b.。
(4)为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加入双氧水前后没有发生改变,你设计验证的实验是。
(5)实验开始时,当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后,由于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不能顺利流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采取的措施是
;
在测量生成的气体体积时,除了要注意视线与凹液面相平以外,还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