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注意到光线由空气进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他结合物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提出猜想:光线由空气进入水、玻璃等透明材料时发生折射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
(1)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是      (“有道理”或“无道理”)的。
(2)小明与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表1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测量数据,表2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测量数据:
表1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表2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9.9°
19.5°
28.1°
35.3°

(a)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b)对表1、表2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想起自己去眼镜店配眼镜的情景,当时,配镜师傅提到一个术语“折射率”,师傅说:相同度数的眼镜使用折射率大的材料,眼镜就可以更轻薄,矫正视力的效果越理想。结合以上数据你对这两种透明介质的这种光学属性的判断是,水的“折射率”
比玻璃     (选填:“大、小或相同”),依据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华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华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
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他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小华用一张白纸将凸透镜上半部分挡住,成像性质将(变化/不变化);像的亮度(变亮/变暗/不变化)。

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做出的猜想是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
(3)下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选填代号即可)。

同学在测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功率实验时,他的电路已经连成如下图甲所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把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连线不能交叉。在连接好电路后,要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端(选填“A”或“B”)后,开关才能闭合。
(2)如果用干电池作电源,他至少要用节。
(3)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的I—U图象。当P在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1.5V,灯泡电阻为Ω,灯泡发光较暗,要使灯正常发光,应将滑片P向端(选填“A”或“B”)移动,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
(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远离/靠近)透镜。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A/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