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在抵御了英法殖民侵略的同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具体表现是
①创办近代工厂 ②建立君主立宪制 ③翻译欧美国家的著作 ④大力发展海军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反映出
A.民贵君轻的思想 | B.农业为本的思想 |
C.君治为本的思想 | D.心存百姓的思想 |
唐太宗在其六十大寿上劝告官员:“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对这段史料的认识不恰当的是
A.意思是为官者要做到无功不受禄,取本分之财,不贪不沾 |
B.提醒官员要谨言慎行、克己清廉 |
C.这是唐太宗告诫为官者修身克己的做人之道 |
D.反映了唐太宗希望官员认识到为官者是人民的公仆,要为人民服务 |
2002年湖南湘西传出令中国考古界兴奋的消息:大批秦朝官方文书档案重见天日,至今已出土数量达36000件。这批文书属于地方县政府档案,从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之年直至他去世,一年不缺。请推测这批书写在竹木简上的秦代文书档案的主要文字字体是
A.甲骨文 | B.小篆 | C.草书![]() |
D.楷书 |
历史课上,学生根据《剑桥中国秦汉史》中的一段话:“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对秦朝道路系统在当时的作用进行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
B.加强了秦朝对全国的统治,有利于中央集权 |
C.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交流 |
D.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他为了实现统一和巩固统一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他首创军功爵制,使军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
B.他在统一方略上,从弱小的韩国开刀,最后灭赵 |
C.他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思想、医学和种植的书 |
D.他在全国设立36郡,郡下设县,避免国家重新陷入分裂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