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题
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
| A.从东流向西 | 
| B.从西流向东 | 
| C.从西南流向东北 | 
| D.从东北流向西南 | 
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 )


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 A.风蚀谷 | B.冰蚀谷 | 
| C.张裂谷 | D.断层谷 | 
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 A.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 
| B.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 
| C.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 
| D.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 
红腹滨鹬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下图示意红腹滨鹬迁徙路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
| A.滩涂湿地锐减 | B.全球气候变暖 | 
| C.人工捕杀增多 | D.空气质量下降 | 
红腹滨鹬越冬期间,与丙地相比,甲地
| A.平均气温较高 | B.昼夜温差较大 | 
| C.平均风速更大 | D.太阳辐射更强 |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中午12点到晚上21点15℃等温线空间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正在经历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 B.暖锋 | 
| C.气旋 | D.反气旋 | 
该地区及图示天气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三江平原,1月 | B.藏北高原,4月 | 
| C.四川盆地,7月 | D.岭南地区,10月 | 
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下图示意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区2008年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丙三地所在的功能区依次是
| A.商住混合区、轻工业区、生态区 | 
| B.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生态区 | 
| C.商住混合区、生态区、轻工业区 | 
| D.生态区、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 | 
导致该城区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 B.天气状况 | 
| C.建筑物密度 | D.交通通达度 |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 B.水资源 | 
| C.生物资源 | D.太阳能资源 | 
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 C.公路交通枢纽 | D.港口 | 
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适中 | B.资源丰富 | 
| C.气候宜人 | D.经济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