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左图)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右图),回答题。
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
| A.甘 | B.鄂 | C.冀 | D.吉 |
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 | B.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 |
| C.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 | D.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 |
读下面两幅图,上图是某地一天中的太阳运动轨迹图,下图是从上图中截取的该日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据此回答各题。
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 A.70°N | B.75°N |
| C.70°S | D.75°S |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A.15°N | B.20°N |
| C.15°S | D.20°S |
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 A.120°W | B.0° |
| C.60°E | D.180° |
读下图,回答个题。
图中A海域沿岸的地貌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 |
| B.海岸轮廓破碎,不利于发展渔业生产 |
| C.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 |
| D.多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 |
图中B山脉东、西两侧的水系特征不同的是:
| A.流域面积西大东小 | B.流量季节变化西大东小 |
| C.河床坡度西陡东缓 | D.西侧河流长,东侧河流短 |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完成各题。
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 A.锋面雨 | B.对流雨 | C.台风雨 | D.地形雨 |
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 A.海陆间循环 | B.海上内循环 | C.夏 季风环流 |
D.冬季风环流 |
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
|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
读下图,回答个题。
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
|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
| 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
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 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
| 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 |
如果该图X轴表示一年的月份,Y轴表示平均气温,则
| A.a地为平原,b地为邻近的山地 | B.a地为城市,b地为附近的农村 |
| C.a地为温带,b地为热带 | D.a地为海洋,b地为内陆 |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①
修建了水利工程、②开辟了运输航线③加固了防洪大堤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示意),其成因是
A.风化一 侵蚀作用 |
B.搬运一堆积作用 | C.侵蚀一搬运作用 | D.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