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唯物主义思想。
材料二:王守仁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以为“良知”即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材料三: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哲学的什么派别?
(2)简要评述材料一反映的观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最近,外国央行开始“扎堆”设立人民币清算银行,力争成为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人们注意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正逐步加快,随着中国经济与金融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趋势不可阻挡。专家指出,人民币的币值较世界其他主要货币而言一直比较稳定,这些都为有强烈“保值增值”需求的各国央行提供了储备人民币的强大动力。
(1)结合材料一,说明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某市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增加科研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发展高科技,打造自主品牌;加强管理,向质量要效益,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产品;集约用地,向空中要面积,增加单位土地的使用空间。
(2)结合材料二,分析某市企业的举措对该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依法治国进入“2.0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纳入整体的法治轨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法治指数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2012年,中国法治指数排名为87名。2014年全球法治指数丹麦以0.93分位居第一,中国以0.45分排名76。
材料二:提高法治指数,建设法治经济,必须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只有公平竞争,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竞相涌动、良性共赢。所以,让交易更平顺,让“无形之手”更稳健,离不开法治的庇护;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所以,让信用更扎实,也离不开法治的庇护;法治也瞄准政府,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
材料三: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一年。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H市采取措施全面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完善决策机制,问计于民,汇聚民意,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大行政问责和督查力度等,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提高法治指数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的相关知识,分析H市为建设法治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呼吸,共责任”的事 实。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改善空气环境的最终出路,就在于公民治理。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也意味着对于环保的积极参 与。个人环保意识越强,企业的外部监督就越大,政府治污能力也就越强。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的依据。

材料一:华为集团始终坚持“死死抓住核心技术”的理念,专注于通讯设备的生产和研究。每年,华为至少拨出10%的销售收入投资研发。其独立研发的特定用途集成电路跻身全球的前列,出品的通讯产品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全面考虑顾客的需求,拥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同时强调与全球同行在技术、制造和市场开发领域的合作。
材料二:华为在国际先后建立诸多研究所:全球拓展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产品进入70多个国家。2014年10月在纽约发布的“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中,华为以排名94的成绩出现在榜单之中,这也是中国大陆首个进入前100榜单的企业。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华为非常重视自主的核心技术相关,可以说华为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的独立自主的全球化发展战略。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华为集团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请从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角度,谈谈华为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启示。

材料: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注重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提高财政赤字,增加社会总需求;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等。
(1)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联系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