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
| 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 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
| C.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 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
一位欧洲的环球旅游家,于1918年来到中国的某个大城市,在该城市他不可能见到
| A.一群年轻人到电影院看《歌女红牡丹》 |
| B.有人在谈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
| C.该城市刚好在举办大型舞会 |
| D.读报纸时,看到一则征婚广告 |
1876年6月10日,英商怡和洋行投资兴建的上海吴淞铁路通车运营。8月3日,因火车压死了人,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赎回该铁路后拆除。根据这段材料及所学知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由英商在华投资兴建铁路可知,当时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 |
| B.由吴淞铁路兴建的时间可知,当时该机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应用的是瓦特的发明 |
| C.由在华投资铁路的是外商可知,当时中国尚未产生民族资产阶级 |
| D.由火车压死人而被拆除可知,当时政府排斥铁路的主因是火车技术有重大缺陷 |
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898~1900 | B.1901~1911 |
| C.1912~1927 | D.1928~1937 |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 A.20世纪50年代初 | B.农业合作化时期 |
| C.“文化大革命”初期 | D.20世纪70年代末 |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 收入 |
农村(家庭收入) |
17.6% |
|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
8.0% |
|
| 消费水平 |
农村 |
8.9% |
| 城镇 |
4.5% |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