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很多像图中这样的纪念品,让人们追忆着那段辉煌的岁月。这两件展品反映的主题是
A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君主立宪制 B以改革救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
C推翻了君主专制,实行共和政体 D新政府实行内阁制,约束袁世凯
《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
标准 |
1900—1909年 |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
1910—1919年 |
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
①西方文化的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两次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D.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运动 |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 | B.便于官府监管 |
C.带动民用企业 | D.与洋商争利 |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③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A.①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③ |
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A.15世纪 | B.16世纪 | C.17世纪 | D.19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