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2日,在位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由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科研机构建设的世界最大陆基天文望远镜阵举行落成典礼。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该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 )
A.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小 |
B.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大 |
C.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小,线速度变大 |
D.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小,线速度变小 |
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区域I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II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宽度HP及PN均为L,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t1时刻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I区域,此时导线框恰好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ab边下滑到JP与MN的中间位置,此时导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ab边刚越过JP时,导线框的加速度大小为a=gsinθ |
B.导线框两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1:v2=4:1 |
C.从t1到t2的过程中,导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 |
D.从t1到t2的过程中,有![]() |
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AOC为边界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A=60°,AO=L,在O点放置一个粒子源,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射某种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作用),粒子的比荷为q/m,发射速度大小都为v0,且满足v0=qBL/m。粒子发射方向与OC边的夹角为θ,对于粒子进入磁场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有可能打到A点 |
B.以θ=60°飞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 |
C.以θ<30°飞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等 |
D.在AC边界上只有一半区域有粒子射出 |
如图甲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甲球沿倾角为300的光滑足够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乙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甲、乙两球的动能与路程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机械能不守恒,乙球机械能守恒 |
B.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 |
C.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 |
D.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 |
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来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R1的阻值和电源内阻r相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A.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
B.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增大 |
C.电源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大 |
D.质点P将向上运动 |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搭载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最终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引力常量为G,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绕月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 |
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
C.月球的质量为![]() |
D.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