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____________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
B.安装好器材,注意调节斜槽末端____________和平板竖直,记下抛出点O和过抛出点O的竖直线; |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V0=________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多个点求V0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
D.取下白纸,以抛出点O为坐标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
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两次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是t1=5×10-2s、t2=1×10-2 s,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Δt=0.20 s,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所示。
(1)读出滑块的长度d为__________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1、v2分别为_________m/s;__________m/s。
(3)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时,它们是每隔________秒打一个点。
(2)如下图所示的四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__________(填纸带序号,下同)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__________是越走越快的,纸带__________是开始越走越快,后来又越走越慢的。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车质量M=214.6 g,砝码盘质量m0=7.8 g,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f=50 Hz.其实验步骤是:
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
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 |
D.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
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B-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
(2)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
(3)某同学将有关测量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表格中,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砝码盘中砝码的重力F/N |
0.10 |
0.20 |
0.29 |
0.39 |
0.49 |
小车的加速度a/(m·s-2) |
0.88 |
1.44 |
1.84 |
2.38 |
2.89 |
他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a-F图象.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最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从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①由图可读得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____N。
②在本题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8分)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实验及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
(1)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左”或“右”)
(2)在实验中,该同学发现重锤减少的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A.选用的重锤质量过大 |
B.选用的重锤质量过小 |
C.空气对重锤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 |
D.实验时操作不够细,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 |
(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0.02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图中数字为各点距起点O的距离,设重锤为m="0.1" kg,当打点到B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__J,动能增加了__________J。(保留三位有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