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题。上图说明该地区 ( )
A.城市化程度很高 | B.城市人口是2500万 |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 D.人口密度较大 |
与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 ( )
A.阿根廷 | B.印度 | C.英国 | D.美国 |
这种状况可能造成的问题是( )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④农村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出现负增长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有关中心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心地的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小 |
B.中心地的级别越低,服务范围越小 |
C.中心地的级别越高,此类中心地越多 |
D.中心地的级别越低,此类中心地之间的间距越远 |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商业区大量外迁 |
B.城市和郊区间交通拥堵 |
C.城市中心区污染重、地价高 |
D.城市人口大量外迁 |
以下现象不属于城市化进程标志的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
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
C.劳动力由第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逐渐转移 |
D.城市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 |
读图2:“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回答问题。与1985年相比,2005年该市同一地块地价均有提高的原因主要是()
A.交通通达度提高 |
B.城市规模变小 |
C.交通通达度降低 |
D.城市人口不断减少 |
受城市地价变化的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布位置也会产生变化,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市中心形成建筑物高大密集的中心商务区 |
B.工业区向城市外缘迁移 |
C.高级住宅区向地价最高的市中心迁移 |
D.将出现多个商业区 |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因素 | B.历史因素 | C.经济因素 | D.交通因素 |
在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中,最基本的、占地面积最大的是()
A.商业区 | B.住宅区 | C.工业区 | D.行政区 |
读图1:“人口迁移模式图”,回答问题。若A是中国,B是美国,则A1 →B1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 B.国内人口迁移 |
C.省际人口迁移 | D.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以下箭头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A2→B1 | B.A1→ B1 |
C.C1→A2 | D.C1→C2 |
若A代表农村,C代表城市,则C1A2属于( )
A.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B.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C.从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D.从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历史上,“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中心首次()
A.由黄河流域到珠江流域 |
B.由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 |
C.由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
D.由长江流域到珠江流域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教育条件更好 |
B.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 |
C.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
D.国家放宽了农民进城落户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