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
加线字注音并解释两个四字短语。
⑴犬牙互( )        ⑵浩浩汤( )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翻译:       
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翻译:       
著名电影配音演员、朗诵家童自荣先生曾朗诵《岳阳楼记》,原文的结尾只有一个“吾谁与归”,但他读了两次:第一次读得语调很轻,但语气很沉痛,而第二次却读得高亢悲壮,撼人心魄。
请你揣摩藏在原文句背后的意蕴评说他这样处理朗读的好处
假如你班要拍摄一部《小石潭记》的自然风光DV片,你作为摄像师,将如何忠实于原文运用好你的镜头语言怎么拍)?请说明
现在你假借“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请你用《岳阳楼记》、苏轼《水调歌头》中相关句子对他说几句劝慰的话
柳老先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6-19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A.齐地方千里地方()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
C.王之蔽甚矣甚() D.客之美我者之()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被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敏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删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带受;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拉史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乡为身见而不受.夸为官宣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幂受,夸为妻要之奉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夸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主::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
其本心。(选自《孟子·告子上》)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同“避”,躲避)
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践踏)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得到)

.下列甸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与步于中庭 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管夷吾举于士

.把《鱼我所欲也》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2)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根据《鱼我所欲也》的内容填空。
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__________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__________的取舍等方面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列句于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明天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地方:土地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时时:常常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年:满一年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C.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谏齐王,齐王接受了邹忌的讽谏,兴
利除弊,使齐国大治。
B.邹忌不被赞美所迷惑,与徐公比较后找到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可见邹忌头
脑清醒,善于思考。
C.邹忌讽谏齐王,从生活小事入手,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治国的道理,表现出高超的讽谏
艺术,收到了良好效果。
D.全文以写齐王纳谏和齐国大治为中心,表现了齐王知错就改,广开言路,勇于革新,是一位贤明的君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一)四知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杨震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茂才举:推举
B.四迁荆州刺史迁:迁移
C.暮夜无知者知:知道
D.后转涿郡太守转达:调动官职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太守即遗人随其往
B.当之郡无丝竹之乱耳
C.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D.密愧而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子孙常蔬食步行。
译文:
(2)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
.请概括杨震的为官之道。
答:

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甚:厉害 B.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得到
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增加
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学而不思则罔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D.朝而往,暮而归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