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徘徊并趋于落后,而在西方,进入18世纪中期以后,一场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逐渐向欧美各国扩散,人类社会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
材料二: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沈德潜作诗咏《黑牡丹》,其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后来被告发。清廷认为,这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犯大逆罪。当时,沈德潜已死,清廷下令剖棺锉尸。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⑴请指出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标志各是什么?
⑵19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和实现电气化的分别是哪些国家?
⑶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明末清初,我国垂头丧气开始徘徊并逐步落后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准备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为此,搜集了大量关于“农业、农民、农村”的资料。
(1)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对农村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改造?
(3)从1958年之后的20年间,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的失误有哪些?( 两点即可)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推行什么制度?
(5)如果让你进行一次城市调查,你会设计一个什么问题?
(6)对于今天我国农村、城市经济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国举行各类纪念活动。阅读年代尺,回答问题。
(1)结合年代尺,列举一个体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实例并加以说明。
(2)对比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概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请从时代主题的角度分析各国举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意义。

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等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反映的措施或制度
措施或制度开始实行的朝代
一法度、衡石、文尺,车同轨,书同文。--《史记》


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元史》


永乐十一年……乃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而以长官司七十五分隶属,属户部。------《明史》
改土归流


材料二:实物资料

(1)阅读材料一,写出表格中①②所代表的措施或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目前我国政府在西藏实行哪项基本政治制度?
(3)概括上述措施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并发表你的感想。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使中国人民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会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与各国人民结成"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942年,美国提供l800架飞机、l700辆坦克准备用于中、缅、印战区;英国在北非战场与德、意作战;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顽强地阻击着德军的进攻;中国组织赴缅远征军对日作战……这是战时"命运共同体"的一致行动。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一中战时"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宣讲合作、共赢,主张顺应时代潮流,打造新时期各个层面的"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下面是某国际论坛的那分发言:

(2)材料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请联系材料剖析亚非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并简述建立"命运共同体"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
(3)在"和合"思想影响下,我国政府展望未来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提出了什么概念?综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分析,概述中华文化的影响。

金华太平天国王府经过三年的修缮,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重新开馆迎客,小明于当日前去参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进史迹】小明看到侍王府气势宏伟,游人如织,人们纷纷议论着当年的那场运动……
(1)请结合小明的所见所闻分析侍王府遗址的价值。
【寻觅史踪】在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展台前,小明听到导游"倡导学习西方,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的解说时,不由地联想到l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的一些开明官员组织的一场自批运动,而且效果还不错。
(2)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小明觉得"效果还不错"的理由。
【探究史评】为更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小明又查阅了相关史料,发现后人评价不一:孙中山认为这场运动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建立的政权仍不免为专制,不能算成功;毛泽东则认为这场运动是中国冲出中世纪、寻找西方真理的开始……小明若有所思。
(3)孙中山和毛泽东分别基于什么角度作出评价?小明这种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启示我们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