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什么是真正的力量?电影《辛德勒名单》中有一个片段。辛德勒问纳粹军官为什么我们要杀掉这么多无辜的人?军官回答:因为我们有权力。辛德勒说不对,这不叫权力。军官很惊讶,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权力。辛德勒告诉他,有个小偷犯了偷窃罪,他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本可以处死他,但国王对他说,我赦免你。这才是权力!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人的一生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
也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刻意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以上两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屡遭挫折、穷困潦倒的人准备跳崖自尽。崖边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痛苦经历后,也不觉流下了眼泪。人问其故。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辛苦的树了。你看我,生在岩石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环境恶劣,让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的丑陋;根基浅薄,又使我风来欲坠,寒来欲僵。看我似坚强无比,其实我是生不如死呀。”人劝树与他一同赴死。树说:“我死倒是极容易,但这崖边便再也无其他的树了,所以不能死呀。”人不解。树接着说:“你看到我头上的这个鸟巢没有?此巢为两只喜鹊所筑,一直以来,他们在这巢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那两只喜鹊可咋办呢?”人听罢,忽有所悟,就从悬崖边退了回去。其实,每个人都不只是为了自己活着。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这引起了家长的反对,他们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成绩。学校不堪重压,迫令她屈从。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有人为女教师点赞,有人对学生家长的做法表示理解,也有人对学校先前的做法提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