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汉起,汉族已经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自北宋起,全国范围内经济联系性加强了,这个共同体也更趋于稳定”。
——胡逢祥《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段者,不得谓之为国。譬诸人然,民族主义者,自胚胎以至成童所必不可缺少之材料也;由民族主义而变为帝国主义,则成人以后谋生建业所当事也。……吾尤恐乎他日之所谓政治学者,耳食新说,不审地位,贸然以十九世纪末之思想为措治之极则,谓欧洲各国既行之而效矣,而遂欲以政府万能之说,移植于中国,则吾国将永无成国之日矣。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
“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愈能占优胜权于世界上,此稍学哲理者所能知也。吾中国谓之为无群乎?彼固庞然四百兆人,经数千年聚族而居者也。”
——《梁启超选集》
材料三 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国内各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集合在满足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
经过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的洗礼,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已经成为多数这个人的共识。……1945年,中国以自己的巨大贡献与牺牲,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的新路。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知识 新视野》第307页、第453—454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汉族共同体形成和稳定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中华民族开辟一条崭新的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的新路”方面起到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材料二: (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2分)这一政策开始实行于何时?(2分)其目的何在?(2分)
(2)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2分)简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4分)
阅读秦朝、西汉、元朝三代相关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据图一说明秦朝实行什么制度加强地方管理?这一制度有何特点?
(2)据图二,西汉初年地方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存在什么弊端?
后来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管理?
(3)据图三,元代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对地方管理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4)结合图一、二、三,扼要归纳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材料一20世纪初以来,中国东北一直是列强各国争夺的重点地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俄罗斯以义和团事件为导火线,向全满洲,进而向朝鲜大举进军,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将整个支那(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轻蔑性的称呼——编者注)北部纳入侵略计划。针对俄罗斯的南下,实际有决心、有勇气进行战斗的只有日本一个国家。当然,清国没有这种决心,朝鲜也不会有。美国和英国虽然发出了抗议,但却没有作战的意思。……如此看来,如果我国当时不站出来,那么日俄就不会发生战争。是日本首次将俄罗斯势力从朝鲜,从南满洲驱逐出去。中国人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助日本的人的手收复了满洲。……然而,在我们看来,如果没有这种富国强兵和日本的现代化,那么亚洲会变得不可想象。正是因为有了军国日本,才爆发了日俄战争,正是有了日俄战争,亚洲才得救了。如果当时没有军国日本,那么整个亚洲就会崩溃,就会彻底垮掉。
——日本•历史研究会《大东亚战争的总结》
材料二我认为,帝国的使命在于维持东洋的永久和平以贡献于世界和平,解决满蒙问题是以实现日本帝国使命的远大理想这个大信息为根据的,明治天皇的圣意也就在于此。
……由于帝国掌握着满蒙战略关键的据点,在这里形成了帝国国防的第一线,从消极方面来说,达到保卫朝鲜的目的;从积极方面说,可以牵制俄国向东发展,并且对中国掌握着有力的发言权。万一日本从满蒙退出,不但立刻会危及帝国的生存,并且立刻会破坏东洋的和平。……满蒙的资源很是丰富,有着作为国防资源所必需的所有资源,是帝国自足所绝对必要的地区。……我衷心认为,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从目前中国方面的态度来考察, 如用外交的和平手段,毕竟不能达到解决满蒙问题的目的。
——1931年板垣征四郎《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认为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作用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俄战争的实质和结果。
(3)据材料二指出板垣征四郎解决满蒙问题的所谓目的是什么?日本是用什么手段解决满蒙问题的?从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日本争夺东北亚地区的真实目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偿有是非尔。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去童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民族危机面前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经历过一个由“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的思想转变,其间充满了艰辛、曲折。阅读图下列图片,完成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2)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未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加以说明。
(3)试结合经济发展历程的有关知识,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概述近代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的历程。(15分) 注意:①观点正确,论述集中;②史实简明扼要,能说明观点;③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材料: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通过的“十二五”规划,转变了唯GDP的政绩观念,弱化对GDP等经济指标的考核,提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比GDP增速高一个百分点。 山东“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全面提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建设;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品牌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战国时期,山东地区崛起了强大的诸侯国---齐国,齐国强大得益于管仲改革,概括其改革的内容及齐国崛起的标志。
(2)近代史上,山东地区是帝国主义侵略比较集中的地区,回答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山东的史实。
(3)近代史上,山东问题是困扰着历届政府的一大难题,试述山东问题的由来和解决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