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孩子荡秋千,有下列四种说法:①质量大的孩子荡秋千,它摆动的频率更大些 ②孩子在秋千达到最低点处有失重的感觉 ③拉绳被磨损了的秋千,绳子最容易在最低点断开 ④自己荡秋千想荡高一些,必须在两侧最高点提高重心,增加势能。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A、B为某电场中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A点以初速度v0,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一段距离到达B点,其动能Ek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从A到B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一直升高
C.电荷所受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D.电荷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一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在下极板上叠放一厚度为l的金属板,其上部空间有一带正电粒子P静止在电容器中,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粒子P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极板带正电 |
B.粒子开始向上运动 |
C.粒子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D.粒子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如图甲所示,质量m="2"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 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A.10 s末物体在a点右侧2 m处 |
B.物体减速时的加速度小于加速时的加速度 |
C.力F的大小为3N |
D.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
一铁球通过3段轻绳OA、OB、OC悬挂在天花板上的A点,轻绳OC拴接在轻质弹簧秤上。第一次,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某人拉着轻质弹簧秤从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如图1所示,弹簧秤的示数记为F1。第二次,保持轻绳OC垂直于OA,缓慢释放轻绳,使轻绳OA转动到竖直位置,如图2所示,弹簧秤的示数记为F2。则()
A.F1恒定不变,F2逐渐增大
B.F1、F2均逐渐增大
C.F1先减小后增大,F2逐渐减小
D.F1逐渐增大,F2先减小后增大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的贡献和他们的科学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笛卡尔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 |
B.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利用了放大法的思想 |
C.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 |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测出了引力常数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