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一些生活在阔叶树上的食叶甲虫是落叶林中的重要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有误的是
A.食叶甲虫属于营养结构中的第二营养级 |
B.食叶甲虫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C.食叶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
D.食叶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不应位于最底层 |
下图①、②表示豌豆的两个品种,⑧表示另一种农作物的某个品种。Ⅰ-Ⅷ表示用这三个品种经过人工处理得到⑤、⑥、⑦、⑨、⑩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Ⅰ→Ⅲ→Ⅳ比Ⅰ→Ⅱ育种时间短,Ⅷ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B.Ⅱ和Ⅵ的原理是基因重组,Ⅳ和Ⅴ可用秋水仙素诱导实现
C.Ⅲ、Ⅵ和Ⅷ都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相应的植株
D. VII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得到优良的生物品种
某瘦肉型猪的肌肉呈鲜红或深红色,大理石纹清晰,分布均匀,pH为6.1-6.2,系水力76.33%,熟肉率69.13%,粗脂肪3.82%,肌纤维64.04%,肉的品质显著优于国外引进品种。防止种质退化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措施不包括()
A.可用二元以上杂交后代即荣昌猪与外来猪种![]() |
B.始终保持近亲交配让种猪的基因型为纯合状态即能保持优良品种不变 |
C.采取太空育种如神六搭载精液上天等先进方法培育出更多更好地改良品种 |
D.建立保种隔离区和原种猪饲养基地,杜绝使用杂交猪做种猪以防止因杂交而引起优良性状丢失 |
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
A.![]() |
B.杂交育种 | C.基因工程育种 | D.多倍体育种 |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从1979年以来,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麦良种小偃系列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下面有关上述资料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小偃”系列品种的培育过程涉及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B.利用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可以培育出了“小偃”系列优良品种,所以从本质上说小麦与偃麦草属于同一物种 |
C.理论上讲通过基因工程也可以达到目的 |
D.“小偃”系列小麦良种与其亲本相比具有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优良性状,这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
A.由花粉培养到植株A,![]() |
B.植株A一定为单倍体植株,某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 |
C.在植株B细胞中,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 |
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