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广州研究所采用纳米技术,成功开发出了“CO2制取全降解塑料”的新
技术。则下列有关此项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塑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B.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
| C.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 D.是纳米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 |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为A<B<C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则C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以下转变不能一步实现的
| A.CO2→Na2CO3 | B.NaNO3→NaCl |
| C.NaOH→Na2SO3 | D.CuCl2→Cu |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读数 |
B.用“化学”眼光分析 |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2.6g CuO粉末 ②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12 ③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 |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起乳化作用 ②金刚石、石墨硬度不同和原子排列方式有关 ③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且密度比空气大 |
| C.“化学与健康”的关系 |
D.区别化学物质 |
| ①做菜时用铁强化酱油调味防治贫血 ②过量食用加碘食盐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
①羊毛、棉纤维和腈纶通过灼烧方法区别 ②黄金和黄铜可以用稀盐酸或灼烧方法区别 ③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可以用无色酚酞区别 |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不正确的说法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 B.若消耗3g乙,则生成17g丙 |
| C.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某工厂排放废水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为防止水体污染,现往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几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 |
|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硝酸铜 |
|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铜 |
|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