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NaCl中混有的 MgCl2、Na2SO4时选用( )
A.NaOH、Ba(NO3) 2、Na2CO3、HCl | B.Ca(OH) 2、Mg(NO3) 2、Na2CO3、HCl |
C.NaOH、BaCl2、Na2CO3、HCl | D.Na2CO3、BaCl2、HCl |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各项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空洞 ⑥水俣病 ⑦潮汐现象 ⑧水华 ⑨地方性甲状腺肿
A.⑥⑧ | B.⑦⑨ | C.①②③ | D.④⑤ |
工业制硫酸尾气中的SO2回收常采用氨吸收法。即先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化学方程式为:
SO2+2NH3+H2O====(NH4)2SO3
(NH4)2SO3+SO2+H2O====2NH4HSO3
当吸收液中NH4HSO3达到一定浓度后,再与硫酸反应。放出的SO2可循环利用,生成的(NH4)2SO4可作化肥。化学方程式是:2NH4HSO3+H2SO4====(NH4)2SO4+2SO2↑+2H2O
(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
每生成1 mol(NH4)2SO4,回收S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可能为( )
A.22.4 L | B.33.6 L | C.44.8 L | D.56 L |
据称2004年冬季是自1869年人类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四大暖冬之最。上海市气温较常年偏高4 ℃—6 ℃。这与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都有关系的是( )
A.SO2、CO2 | B.NO2、CO | C.CO2、CH4 | D.NO、O3 |
“零排放”是指在生产新物质的过程中,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化到欲制取的产物中,在生产过程和末端均为“零排放”,从而达到“零污染”的目的。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零排放”的是( )
A.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措施不切实际的是( )
A.积极开发氢能源 | B.充分利用太阳能 |
C.不使用化石燃料 | D.积极开发核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