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美苏冷战对峙 | B.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
C.两极格局瓦解 | D.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
C.“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 D.“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
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指出“一切国家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此材料切合的主张是
A.一边倒 | B.另起炉灶 |
C.不结盟 | D.互不干涉内政 |
我国建国之初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当时中国的对外战略,奠定了整个50年代外交政策的基础。三大外交政策总的倾向是
A.努力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 | B.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 |
C.赢得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时间 | D.尽快融入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体系 |
“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材料中观点一致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的一份文件中说“我们建议由我国负起领导责任,帮助中国发展一个强大的、稳固的和统一的政府,以便它可以成为远东的主要稳定因素”。材料表明此时美国帮助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远东局势建立世界霸权 | B.压制战后的日本和欧洲殖民势力 |
C.实施冷战对抗社会主义苏联扩张 | D.扶植国民政府建立亲美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