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12月24日,“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评审工作会在北京举行。工程共投入1.5亿元,计划历时5年,用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形式来呈现辉煌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旨在创作具有强烈艺术魅力和鲜明时代特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美术作品,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文化历史传统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②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③把握时代脉搏,弘扬时代精神           ④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的眼睛并不能感受到所有的电磁波,只是在380~780毫微米波长的范围内,才能引起颜色感觉。这说明认识

A.受主体身体素质的制约 B.受主体精神素质的制约
C.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 D.受实践水平的限制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说明

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
B.实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D.想像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可贵品质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决定性环节是

A.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认识
C.形成实践观念 D.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熟知不等于真知。”这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A.有质的区别 B.相互渗透 C.相互依存 D.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

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宏观客体的语言系统)本质上是不适合描述微观客体的特性和运动状态的,而量子力学又不可能以别的语言来代替它,这就是由运用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微观客体所带来的“语言困境”。这种“语言困境”说明

A.现代自然科学认识的主体性十分突出
B.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不可认识的
C.经典物理学语言在量子力学家之间不具有通融性
D.主体认识到的微观客体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客体状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