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人地关系的何种思想
A.地理环境决定论 | B.人定胜天论 | C.可持续发展论 | D.天人相关论 |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⑴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⑵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
⑶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简述核污染向B地扩散的主要方式。
图是我国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由图可知,甲地降水为
A.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
B.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 |
C.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
D.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
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示意图”,据图完成题。图中石羊河流域内灌溉农业区所属地形区为
A.湟水谷地 | B.河西走廊 |
C.宁夏平原 | D.河套平原 |
石羊河干流总体流向及主要补给水源是
A.西南流向东北, 高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 |
B.东北流向西南, 高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 |
C.西南流向东北, 山地季节性积雪融水及大气降水 |
D.东北流向西南,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产生的降水 |
该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类型及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热带沙漠气候,荒漠化 |
B.温带大陆性气候,盐碱化 |
C.温带季风气候,水土流失 |
D.温带大陆性气候,荒漠化 |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常常会导致地面塌陷,2012年以来,继湖南益阳出现600多处塌陷后,北京、江苏、安徽、浙江、上海、黑龙江等多地相继出现路面塌陷事件。据此回答题与导致地面塌陷无关的原因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 | B.采矿或工程建设 | C.流水溶蚀作用 | D.高强度垦殖 |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地面塌陷的是:
A.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 | B.多建高层建筑 |
C.矿区及时复垦 | D.改进耕作方式 |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附近地区地形图和河流剖面图示意图”,完成题。 由河流甲乙丙三处河床断面形态可知,河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顺序为
A.甲 乙 丙 | B.乙 丙 甲 | C.丙 甲 乙 | D.丙 乙 甲 |
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之间相对高差介于200~255之间 |
B. M 河谷形成是因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流水侵蚀而成 |
C.B 地降水量大于A 地 |
D.图示区域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 |
正常年份,该地7月份降水少于6月8月的原因是
A.6月多锋面气旋影响降水多 |
B.7月因亚洲高压控制降水少 |
C.8月多热带气旋影响降水多 |
D.全球变暖导致7月降水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