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萧功秦教授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具有市场导向性但缺乏权威整合能力 |
C.毛泽东模式——既有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的能力又有一定的市场导向性 |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
中唐时期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所强调的是
A.文章必须记载历史 | B.文学艺术必须真实 |
C.诗歌要反映民生疾苦 | D.希望得到皇帝赏识 |
下面关于宋明理学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 B.忽略民生 |
C.吸收了佛道思想 | D.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
苏轼在《东坡题跋》中写道:“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愈)退之,书至于颜(真卿)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上述材料直接反映了唐代文学艺术( )
A.名家较少,廖若星辰 | B.发展兴盛,全面繁荣 |
C.注重创新,兼收并蓄 | D.形式僵化,内容陈旧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
“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 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 |
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 |
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 |
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