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从汉末“清议”到宋代“太学生”运动,再到晚明东林党人的“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无不是儒家“君子”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表现。下列解释与该学者的主张最符合的是(  )

A.道德修养是儒家“君子”的首要内涵
B.儒家“君子”是维护君权和统治者的保守派
C.儒家“君子”是“批判”的政治主体
D.学习知识对儒家“君子”有重要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这一过程典型地体现在()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意大利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点是()

A.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B.有思想力度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以人的感觉为判定万物的准绳 D.强调道德行为是以知识为基础

公元前7~5世纪雅典几次重大改革中呈现的总体特征是()

A.从君主专制到贵族共和的演变 B.对公民群体及其权利的保障
C.以地域部落取代原有血缘部落 D.发放津贴保障下层平民参政

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面积狭小人口不多的主权国家 B.奉行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原则
C.城邦自治权利多属于各邦居民 D.大小邦之间保持严格隶属关系

下列对“广交会”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中美对抗期间终止了对外交往
②由单一出口变为进出口交易平台
③人世十年进一步促进广交会发展
④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将不断拓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