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的意义是(  )

A.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
D.使人类对宏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量子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包括
①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④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英国学者彼得· 沃森在《20世纪思想史》中对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曾有以下描述:“(他们)最特别的观点要数改变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他们对红色感到忧心忡忡,因为他们认为,作为革命颜色的红色理应意味着变化,意味着进步——用另外的话来讲,就是意味着‘走’而不是‘站住’。” 文中“他们”体现出的特点有
①进步性
②破坏性
③非理性
④崇拜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③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起义的决议
④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⑤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③⑤④

1946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