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回答后面的问题。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①。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四块玉·马嵬坡 元·马致远
睡海棠②,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患。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注:①化用《长恨歌》中“夜雨闻铃断肠声”。据《明皇杂录》,玄宗逃奔蜀地,在经过斜谷口时,大雨如注,正思念杨贵妃的玄宗听到雨声与铃声相应和,倍感凄楚和痛苦,于是创作了《雨霖铃》曲。②睡海棠:比喻杨贵妃。李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李诗和马曲都以唐玄宗和杨贵妃事入诗,但感慨的对象及目的并不一致。请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真州绝句
[清]王士稹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_-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注]①江千:江边。②好是:最美的是。王士稹倡导神韵说,强调神情韵昧。“疏”字既表现景色特点,又意韵深长,请简要分析。 (2分)
本诗描绘了一幅精妙绝伦、充满诤隋画意的水乡春色图,具有动静美、虚实美、色彩美。 请结合具体的诗句,从画面构成的动静、虚实、色彩三方面选择一方面进行赏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②
【注】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作用。
词上片写景下片叙事,请简要概括词上下两片各自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在写景叙事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闻邻船吹笛
杨 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 分:料,料想。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
D.这首诗的体裁为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 |
(2)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表现了诗人闻笛的多种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
答:
(3)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 ①谢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十分欣赏,彻夜长谈。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名声大振。
(1)下列诗句与这首诗第二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最相近的一项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
(2)这首诗中的“空”字对颈联的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
(3)针对这首诗尾联的内容,具体谈谈诗人的无尽情思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府诗,回答后面问题。
苦寒行
南宋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