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
| A.过敏反应、痉挛 | B.自身免疫病、痉挛 |
| C.过敏反应、肌无力 | D.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
一种绿色植物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判断,下列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叶片结构中有围绕维管束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的绿色植物一定是C4植物 |
| B.当向绿色植物提供14CO2时,检测到了C3化合物含有14C,一定为C3植物 |
| C.当向绿色植物提供14CO2时,检测到了C4化合物含有14C,一定为C4植物 |
| D.绿色植物叶片中只有维管束鞘细胞内出现淀粉粒,叶肉细胞中没有淀粉粒一定是C4植物 |
将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2小时 | B.4小时 | C.1.6小时 | D.1小时 |
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A.(a+b)/2 | B.(a+b)/4 | C.(3a+b)/4 | D.(3b+a)/4 |
下列有关植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7种
B.一个tRNA只有三个碱基并且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
C.一个用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后,所得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5N和14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之比为1∶3
D.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