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
除了大国的崛起,还有区域性集团的崛起,那么欧共体崛起的初衷是
A.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 | B.应对苏联和东欧进行冷战的威胁 |
C.争取在成员国之间进行自由的经济交流 | D.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 |
大国崛起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制度或体制上的创新,下列说法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英国颁布《权利法案》②法国颁布《人权宣言》
③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④德日继承军国主义传统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向世人展示着一个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主要体现在
①实行不结盟政策②结束与美国的对抗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③④ |
美苏是二战后崛起的两个超级大国,在长达30多年的争霸斗争中,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下图是一幅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政治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中满头大汗的人物应是 ()
A.赫鲁晓夫 | B.勃列日涅夫 |
C.肯尼迪 | D.尼克松 |
美国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位置,主要是
A.主导了亚太经合组织 | B.控制了联合国 |
C.建立美国为首的北约 | D.主导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