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形成三权分立之势 |
B.每个部门都能通过某种方式牵制其他部门,以防止任何部门滥用权力 |
C.总统的权力最大,受到的制约最小 |
D.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
《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A.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
B.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C.说明《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 |
D.罗马法对妇女的歧视说明它的局限性 |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秦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
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
《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 |
B.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 |
C.梁王和城阳王为西汉最后的封王 |
D.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 |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北宋的通判 | B.秦朝的御史大夫 |
C.明朝的内阁首辅 | D.清朝的军机大臣 |
“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A.先秦的世袭制 | B.汉代的察举制 |
C.隋唐的科举制 | D.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