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②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③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用这一谚语是在
| A.商朝 | B.西周 |
| C.春秋时期 | D.战国时期 |
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一诸侯国境内
| A.齐国 | B.楚国 |
| C.秦国 | D.赵国 |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 B.秦汉时期 |
| C.隋唐时期 | D.宋元时期 |
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该诸侯国应该是
| A.晋 | B.齐 |
| C.楚 | D.秦 |
从晋文公和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条件来看,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 | B.统治者的个人能力 |
| C.改革促进国家发展 | D.战争确立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