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自转现象的有( )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昼夜的交替
③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④北半球河流的右岸冲刷严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扇形图,回答14—16题。
地貌类型 |
占土地面积比例 |
海拔 |
粮食作物 |
平原 |
20% |
<200m |
水稻 |
丘陵 |
63% |
200~500m |
水稻、冬小麦 |
中、低山 |
15% |
500~3000m |
春小麦、马铃薯 |
高山 |
2% |
>3000m |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西南地区 | D.东南地区 |
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历史悠久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影响该地区粮食作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 B.土壤 | C.光照 | D.农业科技 |
读下图回答12--13题。下列属于利用区内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的产业为
A.电子钢铁 | B.化学纺织 |
C.纺织 制糖 | D.制茶有色冶金 |
从c城市乘火车至d城市需经过的铁路干线有
A.京沪线 京哈线 | B.陇海线京哈线 |
C.京九线 哈大线 | D.京广线沈大线 |
读我国某地气候资料表,回答10—11题。
一月均温 |
七月均温 |
6-8月 降水量 |
12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 |
年降水量 |
主导风向 |
-5.4℃ |
24.8℃ |
492㎜ |
85㎜ |
695㎜ |
冬季:偏北风 夏季:偏南风 |
关于该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经济作物是甜菜
②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
③农作物一年二熟
④农作物两年三熟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该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流量季节变化小 | B.含沙量大 | C.季节性河流 | D.有春、夏两个汛期 |
读右侧我国部分地区≥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回答8—9题。等值线L1、L2所示的积温值可能分别为
A.4000、3000 | B.6000、7000 |
C.6000、3000 | D.4000、7000 |
等值线L3的东段大致位于我国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处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处 |
C.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处 |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处 |
读下面我国重要山脉示意图,其正确排序是
A.①太行山②雪峰山③昆仑山 ④南岭⑤巴颜喀拉山 |
B.①巫山②昆仑山③武夷山 ④昆仑山 ⑤唐古拉山 |
C.①阴山②昆仑山③巫山④天山⑤贺兰山 |
D.①太行山②巫山③武夷山 ④昆仑山 ⑤祁连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