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证明自转现象的有(  )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昼夜的交替
③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④北半球河流的右岸冲刷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图为天津市某年四季PM2.5平均日变化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代表冬季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关于四季PM2.5变化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①早晨峰值出现在7至9时左右,与人类活动相关
②PM2.5曲线变化与气温变化规律相同
③大气运动影响14时前后出现低值
④各个季节的曲线大致呈双峰变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下图示意某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该产品选择在墨西哥组装的主要目的是( )
①降低关税成本 ②接近消费市场③减少土地租金 ④利用当地原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一些跨国公司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劳动力较丰富 B.科技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生产成本较高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上述材料并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A.迁移农业 B.混合农业
C.乳畜业 D.游牧业

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A.山前平原—夏季 B.高山-春季
C.河谷低地-冬季 D.沙漠-秋季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于()

A.垂直地带性分异 B.非地带性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下图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m)。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甲、乙、丙、丁四地黄土覆盖层可能最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高原民居窑洞冬暖夏凉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暖温带 B.降水少、晴天多
C.黄土表层吸热强 D.墙体厚、保温性能好

窑洞选址在丁处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B.位于阳坡
C.地势平缓 D.靠近河流

2011年11月-2012年5月,海南省向内地供应瓜果菜共556.0万吨,在各省市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上图中①、②、③三地分别代表的是()

A.北京、新疆、上海
B.上海、新疆、北京
C.新疆、上海、北京
D.新疆、北京、上海

影响海南冬季瓜果菜在②、③两地销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距离 C.交通 D.气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