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
|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
| B.共和政体的确立 |
|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
|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
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各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
| C.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
“19世纪末,洋教势力扩大,吸收了不少中国人加入;与此同时,人民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并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该材料反映了
①列强利用传教特权,强迫中国人入教②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③群众中爱国行为与卖国活动斗争激烈④东西方文化既相互融合又激烈冲突
|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相同点在于
| A.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
| B.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
| C.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
| D.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 |
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
|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
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大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 A.《马关条约》及协商关税条款 | B.《马关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
| C.《南京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 D.《南京条约》及“最惠国待遇”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