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 B.义和团运动 |
| C.太平天国运动 |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
|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
| A.土德 | B.木德 | C.水德 | D.金德 |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
|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
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 A.设立行省制度 | B.在中央设立内阁 | C.创设八旗制度 | D.设立军机处 |
元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是()
| A.中书省 | B.枢密院 | C.宣政院 | D.御史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