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
A.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 B.推翻沙皇专制 |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 D.获得“面包”与“和平” |
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地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A.《四月提纲》发表后 | B.二月革命中 |
C.七月事件中 | D.十月革命中 |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这主要是说巴黎公社革命时()
A.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
B.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
C.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
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
“我们过去是工人,现在是工人,将来也还是工人,我们不能像旧官吏那样窃取厚禄,我们领取的薪金,不应超出工人的水平。”有关该政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显示了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
B.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自身力量弱小而失败 |
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
D.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有人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马克思()
A.提出空想社会主义 |
B.发表《共产党宣言》 |
C.组织成立第二国际 |
D.指导十月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