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据此所作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定律的一项是(注:每类家庭人数150~200人,表中“+”为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
| 类别 |
Ⅰ |
Ⅱ |
Ⅲ |
Ⅳ |
| 父亲 |
+ |
- |
+ |
- |
| 母亲 |
- |
+ |
+ |
- |
| 儿子 |
+ |
+ |
+ |
+ |
| 女儿 |
+ |
- |
+ |
- |
A. 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 |
|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
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
|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
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
| A.基因组变异过快 |
| B.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 |
| C.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 |
| D.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 |
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II-4为患者,则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该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B.II-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
| C.若I-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I-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个致病基因 |
| D.若I-2携带致病基因,则I-1和I-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ATP、染色质、质粒、磷脂共有的化学元素包括C、H、O、N、P
B.线粒体、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中只有酶一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
C.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假设某基因在控制合成两条多肽链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数为a,则组成该基因的碱基个数至少有(6a+12)
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自交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的四种个体的比值是
| A.9∶3∶3∶1 | B.3∶3∶1∶1 | C.2∶1∶1∶1 | D.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