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形成ADP时最先断裂的是( )
A.腺苷与磷酸的结合键 | B.两个高能磷酸键 |
C.靠近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 D.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B.胞嘧啶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或鸟嘌呤
下列对右上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且无细胞壁,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2条染色单体①、③,2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
C.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
下列代谢过程和现象中,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无关的是()
A.艾滋病病毒在寄主细胞中进行的繁殖 |
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过程 |
C.真核生物中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及翻译 |
D.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
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和只含14N的DNA占全部DNA的比例依次是()
A.1/4、1 | B.1/4、1/8 | C.1/4、3/4 | D.1/8、1 |
下图中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分别依次是()
A.④②①③ | B.①④②③ | C.④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