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和水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从右图是水的组成测定的实验,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
(2)水是很好的溶剂。下表是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①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 g KNO3和KCl固体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右图所示,则乙烧杯中的溶质是 。
②采用任意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并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剂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D.可采用升温或加水的方法
(3)从下图可知金属具有导热性的是 。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
(4)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品的锈蚀,厨房中的铁锅和菜刀通常需做的防护是 (要求一种方法即可)。
(5)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某同学将带锈铁钉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并有气泡产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6)小明向含有FeSO4和CuSO4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镁粉,待充分反应后,滤液呈浅绿色。根据此现象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滤纸上一定有Cu,可能有Fe,一定没有Mg
B.滤纸上一定有Fe,可能有Mg、Cu
C.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MgSO4、CuSO4
D.滤液中一定有MgSO4、FeSO4,一定没有CuSO4
(3分)用3个圆圈分别表示C(锌)、D(氧化铁)、E(氢氧化钡溶液)三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C、D、E三个圆画到图中A、B周围适当的位置,并在圆圈中
标出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B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为了便于记忆,我们通常将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归类。以下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六种物质的分类,请回答问题:
物质 |
甲同学 |
乙同学 |
甲烷、氨气、氖气、 |
第一组:甲烷、氨气、氖气、水 |
第一组:氖气、硫、氧气 |
硫、氧气、水 |
第二组:硫、氧气 |
第二组:甲烷、氨气、水 |
(1)我赞同______同学的分类方法,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目前,我国90%的城市都在用天然气作燃料。国家发改委2014年3月宣布:我国计划2015年底前在全国所有已通气城市建立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将居民气分为三档,气价原则上按l:1.2:1.5左右的比价安排。请回答问题:
(1)出台此项制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证使用安全,需要安装天然气报警器,以便泄漏时快速察觉。关于天然气报警器的安装位置,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标出仪器A的名称:
(2)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补充完整;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的药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变化用微观图示表示如下:其中用“”、“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请你根据图示从微观角度回答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徽观粒子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