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金属材料和水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从右图是水的组成测定的实验,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2)水是很好的溶剂。下表是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①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 g KNO3和KCl固体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右图所示,则乙烧杯中的溶质是          

②采用任意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并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剂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D.可采用升温或加水的方法
(3)从下图可知金属具有导热性的是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
(4)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品的锈蚀,厨房中的铁锅和菜刀通常需做的防护是  (要求一种方法即可)。
(5)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某同学将带锈铁钉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并有气泡产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小明向含有FeSO4和CuSO4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镁粉,待充分反应后,滤液呈浅绿色。根据此现象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滤纸上一定有Cu,可能有Fe,一定没有Mg     
B.滤纸上一定有Fe,可能有Mg、Cu
C.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MgSO4、CuSO4
D.滤液中一定有MgSO4、FeSO4,一定没有CuSO4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构成;
(2)图2的试管A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试管B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3)分析图1可知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5)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小袁倡议“一水多用”。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用化学式填写:食盐、熟石灰、干冰、生石灰四种物质,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2)某品牌奶粉包装袋上标出的配料如右图所示:该产品配料中能提供能量的是,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该奶粉中物质可以补充铁元素。

(3)旅游时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A.食醋(pH<7) B.食盐水 (pH="7)"
C.肥皂水(pH>7) D.烧碱溶液(pH>7)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溶于水时放热,且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红色,则A的化学式为
(2)红色固体B 遇A的稀溶液能形成黄色溶液,其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3)C、D、E、F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且每两种物质相遇,其现象如图所示:(提示:碱、盐溶于水参与反应;“---”表示不反应或无现象,“↑”表示气体,“↓”表示沉淀)C与F反应的反应类型是;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D、E相遇,且D过量时,会发生化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写出以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⑵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用它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性能优良的劳保防护服,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填序号)。
A.耐腐蚀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⑶市场上有一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这种麦片必须真空保存,原因是
(4)为探究铁和锌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状况,将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是铁,乙是锌
B.甲是锌,乙是铁
C.图1表示稀硫酸足量,图2表示稀硫酸不足量
D.图1表示金属一定有剩余,图2表示金属一定没有剩余

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氧气。
(1)核潜艇舱室中氧气的来源主要靠电解水制得(原理如图)。

①试管(填A或 B)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②电解水可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2)过氧化钠(NaO)可作为宇航员供氧剂。它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这种物质的俗名为
(3)海水的动植物能够生存是因为海水中含有()
A.氧气 B.氧元素 C.氧分子 D.氧原子
(4)向包有超氧化钾(KO2)粉末的棉花上滴入少量的水,棉花迅速发生剧烈的燃烧。(已知:①棉花滴水前无任何现象②棉花和超氧化钾不反应)
解释呈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