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所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和母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应含有的标记元素是( )
A.31P、32P和32S | B.31P、32P和35S |
C.31P、32P和32S、35S | D.32P和32S、35S |
若用A和B分别代表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则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别是()
A. 2A和3B | B. 2A和4B | C. 4A和4B | D.4A和2B |
下列遗传图谱表示的疾病(涂黑的是患病者)的遗传方式为 ( )
A.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
B.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
C.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
D.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
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图中染色体的黑色和白色分别代表染色体的来源来自父方和母方。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的猜测,错误的是()
A.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 |
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
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 |
D.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
卵细胞形成特点不同于精子形成特点的是()
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无变形期②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无联会现象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