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是清前期《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剑桥商市。对该图的解读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特征的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D.商业市镇兴盛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段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会议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

A.法官 B.陪审法庭成员 C.律师 D.公诉人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明朝时期,山西洪洞县人口大量迁徙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当代,我国北方居民仍然有拜祭洪洞县大槐树的习惯,使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从政治角度分析,这一习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北方人口与山东洪洞县存在着血缘关系 B.北方普遍推行郡县制
C.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的传统 D.分封制扩大了周人的活动范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