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这一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 A.速度和规模已超过前半个世纪的成就 | B.轻工业的增长速度大于重工业 |
| C.外国资本在各行业仍占绝对优势 | D.还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1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图2《秦朝疆域图》图3《元朝行省图》
| A.图1至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 |
| B.图2至图3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 |
| 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发展 |
| 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 |
“1977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是指 ( )
| A.实施《义务教育法》 |
|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
| C.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 |
|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该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 ( )
| A.科学发展 | B.科教兴国 |
| C.和谐发展 | D.改革开放 |
通过观察下图可知,1978~2008年小学、初中入学率跃升的关键因素是( )
| A.“教育大革命”的进行 | B.《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
| C.《扫盲教育法》的实施 |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事业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
| 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 |
| 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 |
| 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 |
| 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