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
B.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
近年来,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侵害事件时有发生。然而早在古罗马时代,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份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之上 | B.天赋人权 | C.自由公正 | D.人文主义精神 |
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垄断法》,截止到1851年根据该法案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可见该法案对英国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议会拥有立法权,体现“王在法下” |
B.保护了个人发明创造积极性 |
C.保护知识产权,有助工业革命发生 |
D.推动了英国垄断组织的出现 |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 ( )
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
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 |
C.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
D.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 |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的因素包括( )
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37年“七·七”事变后,潘孑农、刘雪庵创作了《长城谣》,传唱一时。下列是该歌词节选,它的内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呼唤 ( )
A.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B.国共合作 |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停止内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