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有两人吵架,一个曰“有没有天理!”,另一个驳:“你没有良心!”路过的先生向身边的学生说:“他们在讲道。”以此可判断先生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

A.道法自然 B.治世不一道
C.兼爱非攻 D.“理”存在的合理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史,是一部不断磨擦、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宰相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重用侍从秘书 B.唐朝相权一分为三
C.宋代废除宰相制度 D.元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
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面说明了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保证
C.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D.兵赿多,战斗力赿弱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

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C.为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筹措军粮
D.防止人民反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