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 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
| 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
| C.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 |
| D.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 |
苏共二十大后,东欧国家改革的焦点问题集中在( )
A.政治民主化问题.
B.经济权力过分集中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国民经济发展比例问题
日本明治维新中,实施削弱割据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 A.文明开化 | B.殖产兴业 |
| C.土地私有 | D.废藩置县 |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国家的改革,其相似之处不包括( )
| A.经历曲折而吸取教训的改革 |
| B.实行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
| C.彻底改变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 D.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和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其相同之处是( )
| A.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
| 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
| 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
|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
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但在向西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器物方面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
| B.洪仁王的《资政新篇》 |
|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
| D.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